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中国实用医药》 > 2007年第15期
编号:11528981
颅眶沟通性肿瘤的手术治疗探讨
http://www.100md.com 2008年2月24日 杨金福 廖达光 张天一 刘 峰
第1页

    参见附件(194KB,2页)。

     【摘要】目的探讨外科治疗颅眶沟通性肿瘤手术方法及效果。方法分析21例颅眶沟通性肿瘤患者的治疗方案,采用经额下入路或经翼点入路以及扩大联合入路3种手术方法,在显微镜下切除肿瘤。 结果经额下手术6例,全切除5例,次全切除1例;经翼点入路显微手术4例,全切除2例,次全切2例;联合入路11例,全切8例;均无死亡患者。结论采用显微外科技术,针对肿瘤的性质及位置特点选择正确的手术入路是提高颅眶沟通性肿瘤全切率、减少并发征的关键。

    【关键词】颅眶沟通性肿瘤;手术

    颅眶沟通性肿瘤有别于单纯的眶内球后肿瘤,在肿瘤全切上有一定难度;随着近年显微外科技术的不断成熟以及应用解剖的深入研究,为此类肿瘤的手术治疗提供了良好的帮助。本文就1999~2006年本院收治21例颅眶沟通性肿瘤的手术方案及治疗效果作一分析,现报告如下。

    1临床资料

    1.1一般资料21例患者年龄为15~58岁,平均年龄41岁,其中男性8例,女性13例。患者在入院时主要有下列表现:视力障碍或视野缺损,患侧眼球突出,眼球活动不同程度受限,眼底检查有视乳头水肿;同时大都有头痛头晕征状。

    1.2影像学检查21例患者手术前均行MRI检查,肿瘤体积大小为3 cm×4 cm~5 cm×7 cm,其中有6例患者肿瘤以眶内为主,部分肿瘤通过眶尖或眶顶板进入颅内;11例患者肿瘤为典型哑铃形,眶内颅内体积相当;4例患者肿瘤以颅内为主。所有患者MRI均显示肿瘤与视神经或颈内动脉关系紧密,肿瘤挤压或包绕这些结构,大部分肿瘤有明显强化。

    1.3手术方式

    额下入路:采用患侧发际缘皮瓣,骨窗前缘达眉弓;先由额下硬膜外探察并咬除眶顶板,清除眶内脂肪,牵开眼外肌,显微镜下切除眶内肿瘤;然后再从硬膜内抬起额叶,处理眶尖周围肿瘤。

    翼点入路:利用常规翼点入路的皮瓣和骨瓣开颅,开放外侧裂,释放脑脊液,由外侧裂处分离额叶和颞叶,向眶尖方向探察,分块切除颅内部分肿瘤;再由眶尖肿瘤连接处通过扩大的视神经管孔分块切除眶内的残余肿瘤。

    联合入路(额颞眶顶入路):作扩大的翼点入路皮瓣 ......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介绍页,详见PDF附件(194KB,2页)